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图1表示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图1表示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也称为Ⅰ型糖尿病)的过程设计图解。

(1)图①中所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③用到的技术是________,④过程常用_________方法。

(2)图1中需要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⑥过程需要___________酶。

(3)图中所示的治病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

(4)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缓解病情。利用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发酵生产可以获得大量胰岛素。现有一种可以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普通质粒,用不同的酶切割质粒,结果如图2所示。请在图3中标注Mbol酶和EcoRV酶的切割位点和相邻两点间的长度(用××kb表示),在答题卡上标注__________

 

细胞核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显微注射 (正常的)胰岛素基因 逆转录 (体外)基因治疗 没有(免疫)排异反应 【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体外基因治疗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1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结合题干信息判断出普通质粒中含有2个EcoRV酶的切割位点和3个Mbol酶的切割位点,进而正确分析答题。 分析图1可知,图中①是分离体细胞的细胞核,③是体细胞核移植,②是内细胞团细胞,④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细胞团细胞),⑤是从细胞X(即胰岛B细胞)中提取胰岛素的mRNA,⑥是利用反转录法获取胰岛素基因。分析图2可知,普通质粒经EcoRV酶单独切割,可将普通质粒切割成15kb和5kb两种片段,可知普通质粒中含有2个EcoRV酶的切割位点;普通质粒经EcoRV酶和Mbol酶共同切割,可将普通质粒切割成3.5kb、5.5kb、6kb和5kb四种片段,可知在EcoRV酶的单独切割形成的15kb区段内含有2个Mbol酶的切割位点。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1中①所示的结构是体细胞的细胞核;③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④过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细胞团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2)图1中需要的目的基因是(正常的)胰岛素基因,⑥过程是利用反转录法获取胰岛素基因,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3)图中所示的治病方法是先从病人体内获得体细胞,在体外完成基因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扩增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因此该叫做体外基因治疗,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没有免疫排异反应。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普通质粒中含有2个EcoRV酶的切割位点,在EcoRV酶的单独切割形成的15kb区段内含有2个Mbol酶的切割位点,因此普通质粒经EcoRV酶和Mbol酶共同切割,在质粒中会出现的Mbol酶和EcoRV酶的切割位点和相邻两点间的长度可表示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操作必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

A.称量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B.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细菌

C.用酒精擦拭双手                  D.溶化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2)按功能分,筛选该菌株时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的成分有___等。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纤维素

(3)此菌株在培养过程中能被利福平(一种抗生素)抑制,下列微生物中也能被利福平抑制的一组是_

A.硝化细菌      B.手足口病毒      C.自生固氮菌      D.小球藻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初步判断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发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__________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岛上的东滩湿地是我国国家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了保滩护堤,崇明东滩开始引种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不料互花米草生长迅猛,以每年增长两平方公里的速度霸占了光滩,令本土植物一步步失去了家园,严重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环境。

2006年开始,生态专家们尝试用化学试剂、火烧、反复刈割等各种办法来清除入侵的互花米草,但是效果都不佳。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专家们终于发明了蓄水刈割法,即先把一个区域围起来,割去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再水淹半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互花米草泛滥成灾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本地没有____________,这也导致无法对它进行生物防治。

(3)互花米草根系非常发达,密度也非常大,它使很多底栖动物无法适应,同时其果穗又不结实,无法为鸟类提供_________,导致该湿地的____________明显降低。

(4)在各种治理方案中,科学家首先放弃的是化学试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而采用刈割的方法不但起不到治理效果,反而促进了互花米草的____________

(5)采用蓄水刈割法比起火烧和刈割的方法来,优点主要是能使其__________彻底死亡。

(6)科学家特意在修复区周围留了一块入侵区不予治理,是想让其作为________来说明控制区的治理效果。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编号

总株数

可育:不育

1

35

27:8

2

42

32:10

3

36

27:9

4

43

33:10

5

46

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_____(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_____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__________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在_____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查看答案

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请分析回答:

(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___________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____________。当兴奋传至________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_______(加重,减轻)疼痛。

(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在大汗淋漓的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________作用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此增加_____________。此时人们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吹低温空调和喝大量冷饮,在低温刺激下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和________激素增加。

(3)辣所带来的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内啡肽,内啡肽能产生快感来镇痛,在最初的疼痛之后,反而让人产生了一种愉悦感,让很多人的饮食无辣不欢。内啡肽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样由________分泌,并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_________调节。近年来发现,当淋巴细胞受到某些病毒刺激后可以产生内啡肽,内啡肽对机体的免疫反应也起着调控作用,所以内啡肽也属于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乙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为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变化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E→F过程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

(2)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_________。若能,最大值为多少?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2小时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段是__________h,实验12小时后绿藻干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4)图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