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探究不同遮光和温度处理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A品...

为了探究不同遮光和温度处理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A品种水稻均分为6组并置于人工气室中培养。1组模拟田间环境(对照组),另5组分别如下表处理(实验组),在维持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对水稻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其依据是_____

(2)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组三的水稻光合强度升高,可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____(填“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3)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在遮光比例相同时,温度由25℃升高到30℃时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____

(4)某小组研究弱光胁迫水稻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影响情况,做了如下实验:在灌浆期,当对照组、实验组二、实验组四的水稻叶片分别固定等量的14CO2后,在24h内对三组水稻的等量叶片和籽粒进行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二、实验四相比,叶片放射性强度低、籽粒放射性强度高。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_________

 

光照强度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遮光比例净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CO2浓度 光合作用速率(强度)减弱,呼吸作用速率(强度)增强 弱光(遮光)胁迫水稻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减弱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可知,对照组、实验组二、实验组四的自变量是遮光程度,实验一、三、五的自变量是遮光程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相同的湿度下,不同的遮光程度,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不同;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实验组二与实验组三、实验组四与实验组五,这三组的自变量是相对湿度,可以发现相同的遮光程度,相对湿度越大,水稻净光合速率越小。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湿度条件下,水稻净光合速率随相对遮光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而且变化明显;但遮光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湿度时,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随湿度变化而变化不明显,由此可推知可:对水稻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2)比较实验组二、三可知,为使实验组三的水稻光合强度升高,可以降低湿度;对照实验一、三、五,可以推知:为使实验组三的水稻光合强度升高,不能提高光照强度和降低光照强度;由于水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因此可以降低温度。综合推知:在实验组中,若为使实验组三的水稻光合强度升高,可考虑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3)在遮光比例相同时,水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温度由25℃升高到30℃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光合作用速率(强度)减弱,呼吸作用速率(强度)增强,因此净光合速率降低。 (4)对照组、实验组二、实验组四都是在相同的湿度环境下,只是遮光程度不同,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二、实验四相比,叶片放射性强度低、籽粒放射性强度高.对照组是不遮光,14CO2被固定后,被转运到籽粒放射性强度高.也就是说弱光(遮光)胁迫水稻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减弱,因此叶片放射性强度高、籽粒放射性强度低。 【点睛】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分析表格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产生的实验结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一对表现型均为长翅刚毛的雌雄果蝇交配,对子代进行统计:长翅刚毛68只,残翅刚毛34只;长翅刚毛51只,长翅截毛50只,残翅刚毛17只,残翅截毛17只。对上述现象的判断,错误的是

A. 可以推断出果蝇的长翅和刚毛均为显性

B. 可以推断出子代雌性中存在有致死现象

C. 可以推断出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 可推断出控制刚毛和截毛基因不能位于Y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

为了验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能发生部分交换。将植物分生区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让其不断增殖,并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原理是DNA复制时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着色深,而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一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较深,另一条较浅

B. 若不发生部分交换,第二次分裂中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较深,另一条较浅

C. 若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则中期着色较浅的染色单体上一定有着色较涤的部分

D. 若第二次分裂前期发生部分交换,则中期着色较深的染色单体上不会有着色较浅的部分

 

查看答案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组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  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对照组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A. 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B.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 燕麦尖端产生生长素促进尖端下一段生长

D. 生长素在琼脂块内经极性运输到达尖端下一段

 

查看答案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就升高体温(发烧)来对付。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发 烧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副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 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能刺激某些细胞增殖与分化

C. 寄生在细胞中的病原微生物,需要由抗体进入细胞进行消灭

D. “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查看答案

在下列科学研究中,没有设置对照或对比的是

A. 科学家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

B. 萨顿基于实验观察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D. 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