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态学家对某湖泊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部分数据如表: 注:表中数字为能量数值...

生态学家对某湖泊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部分数据如表:

注:表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焦每平方厘米每年)

 

能量

能量

生物类型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固定的能量

464.6

12.6

未利用

293

29.3

5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96.3

18.8

7.5

流入分解者

12.5

2.1

0.1

 

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若该湖泊的面积为Scm2,则一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有机物中未利用,一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其余的能量流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留到小数点后)。

(3)由于受到严重的工业污染,湖水中浮游藻类和动植物大量死亡,导致该水体中氧气含量下降,导致氧气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湖泊生态系统只是受到轻微的污染,则对该生态系统的各个生物成分的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稳定性。

 

464.4SJ 分解者 下一营养级(或植食性动物) 20.1% 藻类和植物大量死亡,光合作用下降,氧气产生下降 湖中耗氧微生物(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消耗大量氧气 一定的抵抗力 【解析】分析:表中涉及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分配。如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同化量为464.6 J/(cm2·a),能量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96.3 J/(cm2·a)、流入分解者12.5 J/(cm2·a)、未利用能量为293 J/(cm2·a)、余下的则流入植食性动物,其能量为464.6-96.3-12.5-293 = 62.8 J/(cm2·a)。由此可知表中植食性动物固定的同化量“?”= 62.8 J/(cm2·a)。 (1)湖泊面积为S cm2,则一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全部生产者固定个总能量=464.6S J。 (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有机物中未利用,一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其余的能量流入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即植食性动物。表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6/62.8×100%≈20.1%。 (3)湖水中浮游藻类和动植物大量死亡,由于光合作用下降,氧气产生下降;同时湖中耗氧微生物(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消耗大量氧气,导致该水体中氧气含量下降。 (4)湖泊生态系统只是受到轻微的污染,则对该生态系统的各个生物成分的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湖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体现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注意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同化能量和去向分配: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未利用能量,总共4个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甲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膜外的微型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图乙表示某种病毒侵入动物细胞相关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___________状态,此时膜主要对___________(填“Na+”或“K+”)有通透性。

(2)在图甲的b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___________次偏转。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作出反应,该过程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人体内反射弧中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①为___________酶,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据图可知该病毒在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为__________(可用简单文字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

野生型果蝇(均为纯合子)眼色为红眼,突变型果蝇眼色为白眼,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其中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如图所示(图中Ⅰ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Ⅱ为X染色体特有区段,Ⅲ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红眼与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              为显性性状。

(2)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定不会位于          (填“常染色体”、“Ⅰ区段”、“Ⅱ区段”或“Ⅲ区段”)上,判断依据是              

(3)为确定该对基因的位置,可选择F1代的            进行测交实验,若后代中                ,则该对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而在性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还是Ⅱ区段,可用野生型雄果蝇与         (填“亲本”或“F1”)中红眼雌果蝇杂交,若后代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红眼,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         区段上。

 

查看答案

为探究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现利用某一浓度的CO2缓冲液母液设计了以下实验(CO2缓冲液可以使密闭容器内CO2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

试管

试剂

(每支试管中的溶液总量相等)

实验步骤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1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7

取生长旺盛的大蒜叶,用打孔器打出大小一致的小圆形叶片若干,排出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

将小圆形叶片随机均匀分为4组,置于4只试管底,管口密闭,将各试管置于灯箱内

观察每只试管内小圆形叶片上浮情况

2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5

3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3

4

清水

 

(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控制变量时,与生物材料有关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答两点)

(2)比较1号和2号试管,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比较2号和3号试管,观察到两只试管内小圆叶片的上浮情况一致,说明此时____________增加已经不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4)实验中导致小圆叶片上浮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CO2或O2)。

 

查看答案

如图三条曲线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③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

B. 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能量循环速率最快

C. 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上升

D. 常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调查温度落叶林动物的丰富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从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B. 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和器官(或部位)不同

C. 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乙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比A点更显著

D. 曲线乙表示的是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