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甲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膜外的微型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

图甲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膜外的微型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图乙表示某种病毒侵入动物细胞相关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___________状态,此时膜主要对___________(填“Na+”或“K+”)有通透性。

(2)在图甲的b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___________次偏转。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作出反应,该过程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人体内反射弧中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①为___________酶,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据图可知该病毒在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为__________(可用简单文字和箭头表示)。

 

静息 K+ 1 不属于 人体内只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逆转录 abc RNA→DNA→RNA→蛋白质 【解析】分析:图甲为某反射弧,根据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只能是前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给后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者胞体可知,兴奋只能从右传向左;当兴奋从右边感受器产生传到a处,微电流计偏转一次;当兴奋传到b处,微电流计向相反方向再偏转一次。图乙表示某种病毒侵入动物细胞相关过程的示意图:病毒将自身的RNA注入细胞内,以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①形成DNA,DNA整合到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在转录、翻译成子代病毒的RNA和外壳蛋白质,则组装成子代病毒,最后离开细胞。 (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2)在图甲的b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只能在b处引起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一次偏转,因为兴奋不能传导a处。切断a处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作出反应,该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该反应活动不是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完成。 (3)在人体内反射弧中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人体内只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在突触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图乙中①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a逆转录、b转录、c翻译。根据前面的分析,图中该病毒在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为RNA→DNA→RNA→蛋白质。 【点睛】本题关键是对题图的识别:甲图中反射弧上感受器和效应器,兴奋的传递方向;乙图中,病毒入侵细胞后发生的逆转录、转录和翻译过程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野生型果蝇(均为纯合子)眼色为红眼,突变型果蝇眼色为白眼,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其中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如图所示(图中Ⅰ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Ⅱ为X染色体特有区段,Ⅲ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红眼与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              为显性性状。

(2)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定不会位于          (填“常染色体”、“Ⅰ区段”、“Ⅱ区段”或“Ⅲ区段”)上,判断依据是              

(3)为确定该对基因的位置,可选择F1代的            进行测交实验,若后代中                ,则该对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而在性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还是Ⅱ区段,可用野生型雄果蝇与         (填“亲本”或“F1”)中红眼雌果蝇杂交,若后代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红眼,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         区段上。

 

查看答案

为探究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现利用某一浓度的CO2缓冲液母液设计了以下实验(CO2缓冲液可以使密闭容器内CO2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

试管

试剂

(每支试管中的溶液总量相等)

实验步骤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1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7

取生长旺盛的大蒜叶,用打孔器打出大小一致的小圆形叶片若干,排出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

将小圆形叶片随机均匀分为4组,置于4只试管底,管口密闭,将各试管置于灯箱内

观察每只试管内小圆形叶片上浮情况

2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5

3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3

4

清水

 

(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控制变量时,与生物材料有关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答两点)

(2)比较1号和2号试管,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比较2号和3号试管,观察到两只试管内小圆叶片的上浮情况一致,说明此时____________增加已经不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4)实验中导致小圆叶片上浮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CO2或O2)。

 

查看答案

如图三条曲线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③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

B. 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能量循环速率最快

C. 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上升

D. 常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调查温度落叶林动物的丰富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从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B. 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和器官(或部位)不同

C. 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乙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比A点更显著

D. 曲线乙表示的是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营养性状缺铁性贫血症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 硅肺是由于硅尘破坏了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使肺功能受损的一种自身免疫病

C.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D.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成年人会出现易激动的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