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 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若仅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 上述材料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共有4个

 

D 【解析】分析表格所给信息,由组合一纯种品种甲和丁杂交的子一代产生的两种配子BDe:bde=1:1,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Ddee,配子之比不是1:1:1:1,说明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纯种品种丙和丁杂交的子一代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ddEe,其产生的四种配子之比是1:1:1:1,说明基因B/b或D/d 和基因E/e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B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是通过糯性和非糯性、花粉粒长形和花粉粒圆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获得F1,通过F1产生的花粉可表现出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为1:1:1:1的性状比,所以可以选择甲×丙或者乙×丁,C错误;上述材料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共有4个,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合适的个体作为亲本;识记豌豆、玉米、果蝇等适宜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不同浓度酒精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 在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调查实验中,通常用95%的酒精对小动物进行防腐保存

C.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用95%的酒精于盐酸配制解离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D.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中,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查看答案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

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HIV能够识别并入侵人体的T细胞,与HIV识别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有关,而用同种受体修饰人的红细胞也能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却无法增殖,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HIV的遗传物质含有胸腺嘧啶

②T细胞、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不同

③HIV入侵T细胞与上述红细胞后的结果不同,与其细胞结构有关

④HIV会随其入侵的红细胞的凋亡,而被免疫系统清除

⑤HIV识别T细胞及上述红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验证性实验。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试剂

3%H2O2 2mL

3%H2O2 2mL

3%H2O2 2mL

3%H2O2 2mL

H2O 2mL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设置反应条件

蒸馏水

FeCl3溶液

肝脏研磨液

煮熟的肝脏研磨液

肝脏研磨液

剂量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观察气泡产生

 

 

 

 

 

 

(1)该实验中,衡量H2O2分解的快慢是以单位时间内_______为指标,H2O2分解最快的试管是______。如果仅将上述实验条件由常温改为90℃水浴,重复实验,H2O2分解最快的试管是_______

(2)实验中采用的肝脏必须是新鲜的,目的是保证___________

(3)试管a和d的实验现象几乎相同,是因为高温会破坏酶的______,从而使其永久失去活性。

(4)假如b、c两试管的实验现象均不明显,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

(5)该同学设计e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甲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

(2)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______

(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

①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______技术,请用图解表示碳循环的过程:14CO2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