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①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 ②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 ③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

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解析】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由细胞液渗透至细胞外液的数量多于由细胞外液透过原生质层渗透至细胞液的数量,细胞表现为失水,①正确;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②错误;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作用,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过程加快,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又会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因此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可双向进行,③正确;因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也是单向的,④错误。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质壁分离、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血糖调节、神经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HIV能够识别并入侵人体的T细胞,与HIV识别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有关,而用同种受体修饰人的红细胞也能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却无法增殖,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HIV的遗传物质含有胸腺嘧啶

②T细胞、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不同

③HIV入侵T细胞与上述红细胞后的结果不同,与其细胞结构有关

④HIV会随其入侵的红细胞的凋亡,而被免疫系统清除

⑤HIV识别T细胞及上述红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验证性实验。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试剂

3%H2O2 2mL

3%H2O2 2mL

3%H2O2 2mL

3%H2O2 2mL

H2O 2mL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设置反应条件

蒸馏水

FeCl3溶液

肝脏研磨液

煮熟的肝脏研磨液

肝脏研磨液

剂量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观察气泡产生

 

 

 

 

 

 

(1)该实验中,衡量H2O2分解的快慢是以单位时间内_______为指标,H2O2分解最快的试管是______。如果仅将上述实验条件由常温改为90℃水浴,重复实验,H2O2分解最快的试管是_______

(2)实验中采用的肝脏必须是新鲜的,目的是保证___________

(3)试管a和d的实验现象几乎相同,是因为高温会破坏酶的______,从而使其永久失去活性。

(4)假如b、c两试管的实验现象均不明显,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

(5)该同学设计e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甲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

(2)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______

(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

①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______技术,请用图解表示碳循环的过程:14CO2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___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  ]______过程;但马铃薯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   ] ________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1、下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_条染色体,与图1中的______数目相同。

(2)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_____段,图3中C→D段对应的染色体变化为_____

(3)同学甲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先用水培法培养洋葱根尖,然后切取1~5cm左右的根尖在10%盐酸中解离,再移入0.01g.mL-1龙胆紫溶液中染色,最后制片观察。观察时他在多个视野中未能找到分生区细胞,同学乙用甲培养的根尖进行规范操作,找到分生区后,没有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于是他耐心等待,可最终还是未能发现。

①甲同学很难找到分生区,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②甲同学装片制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有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耐心等待还是未能等到分裂期的出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