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产热增加。该过程是通过______调节来实现的,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的_________的功能。若要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常用测验指标是_____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属于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抗体A和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甲状腺起相同的生理作用, 但前者_______(填“会”或“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神经一体液 氧化分解 单位时间内耗氧量 分级 反馈 全身组织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不会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因此细胞Y为B细胞,细胞X为T细胞。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1)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增加产热量.人的体温调节过程中不经手体液调节还受神经调节。 (2)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又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  全身组织细胞。 (3)分析题图可知,细胞X是T细胞,细胞Y是B淋巴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抗体A可以作用于与甲状腺,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相似,但抗体A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不同水位调控对水稻进光合速率的影响,设置了四组实验,其中一组为深造条件适宜的对照组,另外三组分别作干旱处理、受涝处理和受渍(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力而形成;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处理,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问题:

组别

净光合速率(μmol• m-2 • s -1 )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对照组

13.26

14.89

22.39

13.48

12.22

9.78

干旱组

15.43

16.78

25.43

15.74

13.98

10.86

受涝组

12.55

13.22

19.47

13.01

12.78

7.23

受渍组

11.36

12.67

18.69

12.24

12.03

6.44

 

 

 

 

 

 

 

(1)光反应的产物在暗反应中用于____________,在水稻叶肉细胞中,能产生水并伴随着ATP合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数据,不同的处理组在12:00~14:00时间段内光合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16:00~18:00时间段内,伴随着光合速率的下降,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栽培水稻时应避免___________,水稻栽培时往往在抽穗开花期进行受旱处理,试分析表格数据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B.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C. 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

迄今已经发现的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最容易感染人并引发严重症状,H7N9正属于此类。H与N主要描绘的是病毒表面一些特性的突起。其中“H”是血凝素的英文首字母,“N”是神经氨酸酶的英文首字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这与它的遗传物质有关

B. 侵染到人体内的H7N9,能利用人体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合成“H”和“N”

C. H7N9侵入人体后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 用H7N9治愈者的血清治疗H7N9患者,在患者体内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判断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Ⅰ-1的基因型为XAXa,Ⅰ-2的基因型为XaY

C. 如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Ⅰ-1为杂合子

D. 如该病为显性遗传病,Ⅰ-2为杂合子

 

查看答案

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I、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 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 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 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

D. 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1-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