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该岛屿一定经过漫长的群落演替

D旅游不可能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

 

C 【解析】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从没有有机物开始,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初生演替时间较长,C正确;人类的活动可能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辨别: 1、 从起点看:从没有任何有机物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无到有);从具有一定的有机物(体)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从少到多)。 2、 从速度看:初生演替持续时间长,演替速度慢;次生演替持续时间短,演替速度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查看答案

下列相关生物技术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将新鲜胡萝卜烘干后萃取,可提高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

B向发酵瓶中持续通入空气,可提高酿制果酒的产酒效率

C向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可提高分解尿素细菌的筛选效率

D增加菊花愈伤组织培养基中2,4-D 浓度,可提高芽的诱导效率

 

查看答案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相比______偏高/不变/偏低

4若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

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______/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_______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__(填“A”“B”或“C”)。

(3)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_________________

(4)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________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m2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m2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

15

18

15

19

15

14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______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