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某植物籽粒颜色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基因型A_B_R_的籽...

1某植物籽粒颜色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基因型A_B_R_的籽粒红色,其余基因型的均无色。

①籽粒红色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种。将一红色籽粒植株甲与三株无色植株杂交,结果如上表,该红色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

2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图一。

①该黄色籽粒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A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 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未分离。

 

(1)① 8 ; AaBBRr ; (2)① 缺失; ②黄色:白色=1:1;③同源染色体; 【解析】(1)①籽粒红色(A_B_R_)的植株基因型有2x2x2=8种。②一红色籽粒植株甲(A_B_R_)×AAbbrr,后代中A_B_R_占50%,说明该植株B_R_中有一对是纯合的,另一对是杂合的;甲(A_B_R_)×aaBBrr,后代中A_B_R_占25%,说明该植株A_R_均是杂合的.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红色植株甲的基因型是AaBBRr。 (2)①由图一可知,该黄色籽粒植株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若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Tt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t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 ③以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B(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控制植物籽粒颜色的三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分解成三个分离定律问题,运用分解组合法进行解决。对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改造的初始阶段,种植碱蓬和苜蓿这样的耐盐先锋植物,推测这类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普通植物_________填“高”或“低”。种植先锋植物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恢复,植物初步覆盖盐碱地,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多,土壤微生物种类_______增多/减少,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在中度盐碱化草地上种植适应性强的优良牧草,加强对草地的管理,如适度割草和施肥,最终,盐碱地恢复成为良好草地。

2综上所述,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了群落__________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和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辅以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

3上述实例还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在黑暗环境中,有关神经细胞释放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NE。NE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细胞内的有关酶将色氨酸转变为褪黑激素。人的视网膜接受光照以后,产生兴奋,最终抑制NE的分泌。

1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是指在____________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人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__________。

2据题分析,睡前玩手机或者看iPad不利于睡眠,原因是手机和iPad发出的光线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褪黑激素合成和分泌

3人的视网膜接受光照后产生兴奋,该处神经纤维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兴奋传至脑中相应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有关神经细胞,最终抑制NE分泌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2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g用字母表示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番茄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CO2浓度为005%,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分析并设计探究实验思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为进一步探究番茄最适生长温度,实验设计的温度选择应在               范围内进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分布”与“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两实验过程中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但不能用于观察染色体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插条的生根条数会发现,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多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会出现4种新的基因型

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表现正常的双亲不可能生出色盲儿子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可能发生

D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