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上。需先用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

 

(1)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 无水乙醇 叶绿素a 增加叶绿素含量 (2)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 线粒体、叶绿体 (3)减少 【解析】(1)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反应有关的叶绿素素;由于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提取叶绿素需要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叶绿素a扩散地更远,因此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叶绿素a;分析柱形图可知,遮光的百分比越大,叶绿素含量越多,因此可以判断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但气孔导度相对稳定,CO2供应受限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但幅度不大,且由于该时间段内温度升高,呼吸作用速率也增加,实际光合作用增加的速率小于呼吸作用增加的速率,因此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18:00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3)去除遮光物光照强度突然增强,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数量增加,三碳化合物还原加快,二氧化碳固定的速率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含量降低。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环境因素骤变时光合作用中C3、C5、[H]、ATP等物质含量变化的判断方法 (1)当光照由强→弱时,光反应减弱,[H]和ATP减少,C3还原减弱,C3消耗减少,C5产生减少,结果使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少。当光照由弱→强时情况与之相反。模型如图所示: (2)当CO2供应充足→不充足时,CO2固定减弱,C3产生减少,C5消耗减少,结果使C3含量减少,C5含量增多。当CO2供应不足→充足时情况与之相反。模型如图所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下表。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A

新叶展开前

19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____”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

                    ,导致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

3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_;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             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

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 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 ℃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 mm×10 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 ℃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________,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__增加导致的。

2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

称取________ 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 mm×10 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 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__________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查看答案

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

向肠袋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NaCl

10 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

1mL

3mL

5mL

99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_________;丙组从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_____________的参与

 

查看答案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__

3)图3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写出3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