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

向肠袋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NaCl

10 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

1mL

3mL

5mL

99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_________;丙组从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_____________的参与

 

(1)肠腔进入血液(1分) 血液进入肠腔(1分) 低(1分) 高(1分)渗透作用(2分) (2)Na+载体蛋白(3分)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0.9%的NaCl溶液时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实验验开始时,甲组中注入0.7%NaCl溶液,其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因此甲组肠腔中的水进入血液;而相反丙组血液中的水进入肠腔.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低处流向溶液浓度高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渗透作用。(2)乙和丁中加入试剂的差异就是否加入“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丁中的溶液量基本没有减少,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 【考点定位】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__

3)图3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写出3项)。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向该培养液加入某种化合物并继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复制                       B刺激细胞分裂

C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D抑制细胞质分裂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两种细胞增殖方式染色体行为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P1、P2、M1、M2

B②种方式P1和M1、P2和M2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

C利用①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

D繁殖过程中存在②种方式,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进化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核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培养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14 h

BAB段的主要变化是通过转录合成mRNA

C在BC段细胞内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DE段有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