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 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C 【解析】根据题干“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说明神经纤维处相当于突触前膜,肌肉处相当于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故A正确;刺激①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双向传导,因此肌肉可以收缩,电流可以发生偏转,故B正确;刺激②处,肌肉收缩,但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产生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向传导,则电流计不会有变化,故C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四种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及其空间结构不同

C变异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具有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与自然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

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年份

1870

1900

1930

1960

1990

S基因频率%

10

50

65

50

12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③产生④的过程,是基因中碱基数量发生了改变

B经③产生⑨的过程可以发生突变,但不发生基因重组

C经③产生⑧的过程,若获得显性纯合子需多次测交

D⑩植株体内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

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