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I、下图是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

I下图是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                   

2光合作用产物O2[  ]          上产生,它从叶绿体进入细胞质基质的方式          

3在结构[3]上产生的           等物质参与C3的还原,还原场所是[     ]                

4分布在结构[3]上的叶绿体色素经提取并进行纸层析时,随层析液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II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曲线与甲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I(6分)(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3 类囊体薄膜 自由扩散 (3)ATP、[H] 4 叶绿体基质 (4)胡萝卜素 II(6分)(1)光照强度 (2)CO2浓度 (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解析】 试题分析:I(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光合作用产物O2产生于光反应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3]类囊体薄膜。O2从叶绿体进入细胞质基质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3)结构[3]即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用以C3的还原,暗反应的场所是[4]叶绿体基质。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结果显示:胡萝卜素随层析液扩散速度最快。 II(1)题图显示:光照强度低于a时,甲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2)b光照强度下,甲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限制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因子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CO2浓度等。所以,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CO2浓度。 (3)依题意可知:导致曲线图中甲、乙两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同,即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所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其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据此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反应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过程能说明酶具有    的特点。

2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                 ,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3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有       

A氨基酸a+氨基酸b→二肽+H2O     

B麦芽糖+H2O→葡萄糖

CCO2+H2OCH2O+O2               

DH2O2H2O+O2

4请在下表中写出两个与酶有关的实验中的自变量:

序号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查看答案

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__________,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____,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_________中。

2)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

3)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____

4)处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之所以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同时说明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特点。

 

查看答案

1)溶酶体起源于乙                 (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3C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甲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              ,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将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5)甲中物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