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 (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        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3)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排汗,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         激素增多,促进         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4)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         

5)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通过            两条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1)神经递质 (2)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4)肝脏细胞 (5)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故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神经递质。 (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3)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4)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故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 (5)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会通过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两条主要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体液调节实例: (一)血糖平衡调节: 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2、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 肌糖元、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3、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血糖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其次是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②低血糖:血糖浓度50-60mg/dl,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导致血糖的来源减少、头昏、心慌 高血糖: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高于160mg/dl出现尿糖 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太少;缺乏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使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表现:高血糖、多食、多尿、多饮、身体消瘦.(三多一少) (二)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的平衡由神经系统和体液共同调节 ((三)体温恒定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幼苗均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探究,A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B组培养在缺Mg2+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用14C标记的见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检测并比较14C 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B组14C标记的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           

3在检测过程中,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 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            

4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主要是指           至少答两项

5若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停止14CO2供应,则此时两组实验中C5的含量均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共同进化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就是进化

D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

 

查看答案

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上采取播撒优质牧草的种子、施肥、灌溉、控制有害 动物等措施,其目的不包括  

A设法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

B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C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

D实现对能量的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

 

查看答案

某废弃的农田存在一条食物链:植物→鼠→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群因缺乏天敌而呈“J”型增长

B信息在该条食物链上是单向传递的

C废弃的农田在适宜的条件下演替为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D鼬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C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