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试验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搅拌的目的是给...

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试验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搅拌的目的是给细菌和噬菌体提供更多的氧气

B. 离心后上清液中含有噬菌体颗粒和蛋白质外壳

C.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能量均来自细菌

D. b中有少量放射性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 【解析】 由于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A错误;由于噬菌体颗粒和蛋白质外壳比细菌轻,所以离心可以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和蛋白质外壳,B正确;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代谢和繁殖,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原料是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能量是细菌提供的ATP,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C错误;b中有少量放射性说明了有少量蛋白质外壳没有与细菌分离,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错误。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沉淀物b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字母表示基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时期发生在输卵管中

B该细胞分裂时期的出现,需要精子入卵刺激

C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aB

D该细胞中出现的A、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B细胞分裂不一定会出现纺锤体

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细胞凋亡不利子个体生长发育

 

查看答案

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与生物膜无关

B这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这一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

D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是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

B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卡尔文探明C0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02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溶液中的微生物和去除空气

B对照组可用加热杀死的酵母菌代替活酵母菌

C通入的空气需要去除C02和灭菌

D关闭阀门进行实验,试管中颜色不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