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

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的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

B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C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茶花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D 【解析】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作用,A错误;不是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植物的体细胞也可以,B错误;任何基因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遵循中心法则,C错误;花粉是生殖细胞,只含体细胞中一半的染色体,故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几种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

B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DNA聚合酶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

C解旋酶能够打开氢键,在细胞分裂期数量多并且有较高活性

DRNA聚合酶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其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

 

查看答案

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已知目的基因任意序列情况下,可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取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C可用一种或两种限制酶同时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便于两者连接

D利用运载体上标记基因的相关特性就可检测出目的基因已导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

 

查看答案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Ⅲ比试管I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的不同

D达到K值后,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

2011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11年的主题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

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甲、乙及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载体为有机物

C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的“能量”是指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输出到无机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