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用生...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用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够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C 【解析】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增加,B错误;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C正确; 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这个是不一定的,如 蜱螨类和密度就是化肥田的高,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肥田中的土壤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其物种数都远远大于化肥田,使用有机肥,可为土壤生物提供更多的有机营养,有利于土壤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土壤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机质增加)。长期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土壤有机质(腐殖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查看答案

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查看答案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4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来源:学,科

 

查看答案

(2016春•绵阳校级月考)下面是有关生态关系的问题.

(1)如图1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的生物可增重             Kg.

(2)图2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在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寻找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类所占的比例(%).

①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种,它们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        

②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                  成为优势种.

 

查看答案

(2015秋•绵阳期末)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         向形态学下端移动,通常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单方向刺激后导致生长素          ,进而出现弯曲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    (填“乙”或“丙”)对应的曲线,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的原因是               

(3)从图丁曲线分析,           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          

(4)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