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 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下图甲、乙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                    四类,该实验所用的培养基以         为碳源。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平板冷凝后,需将培养皿倒置,其原因是            

3纯化菌种时可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接种环一般通过          灭菌, 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中,要注意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 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 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             。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为什么?               

 

(1)氮源 无机盐 苯磺隆 选择 (2)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火焰灼烧 从上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 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4)该目的菌株产生的分解苯磺隆的物质是蛋白质 不合理 缺少空白对照 【解析】 (1)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而该实验必须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只让目的菌株生存繁殖;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为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平板冷凝后,需将培养皿倒置。 (3)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时,接种环一般通过火焰灼烧;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中,要注意从上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并且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4)从图乙上清液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可知是用于水解上清液中的某蛋白质的,由此可判定实验假设是目的菌株通过分泌某种蛋白质来降解苯磺隆;但是还需设置不加入蛋白酶的对照组实验,否则没有说服力,因而该实验设计不合理。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消毒和灭菌的辨析 项目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消 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煮沸消毒法 日常用品 巴氏消毒法 不耐高温的液体 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 灭 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法 接种工具 干热灭菌法 玻璃器皿、 金属工具 高压蒸汽 灭菌法 培养基及容 器的灭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同学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图1,图2为苹果酒发醇过程中利用的两种简易装置, 请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过程①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_              ,用化学反应式表示过程①利用的原理是             

2过程②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在           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过程②中        微生物将苹果酒最终变为苹果醋。

3某同学利用图②装置完成苹果作过程。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优点?                  

4在酸性条件下,可用            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苹果酒中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            法。

5苹果酒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苹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种采用       方法保存。

 

查看答案

图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A装置的花盆壁 C与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瞭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C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小动物进行采集

DB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

 

查看答案

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葡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D将离体菊花茎段接种到无菌固体培养基上

 

查看答案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B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単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查看答案

某地区曾做了一项试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种群密度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

D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 003t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