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中产生大量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中产生大量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叶绿体中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产生

C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来自类囊体和线粒体

D硝化细菌也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

 

C 【解析】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A项正确;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是:①水的光【解析】 H2O→[H]+02,②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因此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产生,B项正确;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来自类囊体,C项错误;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土壤中的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为糖类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D项正确。 考点:ATP的形成途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化能合成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B类囊体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酶

C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核糖体

D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查看答案

下面图甲列举了四种育种方法,图乙纵轴表示青霉菌的菌株数,横轴表示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产量,曲线a表示未使用诱变剂、曲线b、c、d表示使用不同剂量的诱变剂后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F2          

2种方法叫作         ,该育种的变异原理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以         形式成倍增减。

3种育种方法中使用了秋水仙素,它的作用机理是在细胞有丝分裂         期抑制         的形成,最终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加倍。

4种育种方式的变异原理基因突变,通过图乙中曲线        的比较可说明这种变异的不定向性的特点,最符合人们需要的菌株是曲线        对应的青霉菌株。

 

查看答案

如图:图甲、图乙所示过程分别表示遗传信息传递中的转录和翻译

满分5 manfen5.com

1在真核细胞中,单独的RNA聚合酶通常不能使DNA分子的两条链打开,而需要与其他转录因子例如:图甲中的共同协作,则图甲中的        酶。

2图乙中的物质对应图甲中的物质        填序号

3图乙中,参与组成多聚核糖体的RNA有           ,结构沿着物质      填“左”或“右”移动,物质②③④⑤各由       个核糖体完成合成。

 

查看答案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研究中,有如下的实验过程或理论解释。

图一是关于肺炎双球菌R型菌的转化过程图: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图二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过程图

图三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步骤      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a      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b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完成步骤后,这条链b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形成      填“单”或“双”链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这种变异属于         

2图二中,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3图三中所示实验中,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            的技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填整数分钟后的曲线变化基本上可说明 DNA与蛋白质实现分离 。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这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查看答案

某动物的基因A和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A50%       B45%       C60%     D4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