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微囊藻和颤藻是江苏某湖泊发生水华的主要藻类,其中一种在4月中旬至7月初是优势种,...

微囊藻和颤藻是江苏某湖泊发生水华的主要藻类,其中一种在4月中旬至7月初是优势种,另一种在8月至10月初是优势种。为揭示湖泊中两种藻类的演替规律, 科研人员研究了其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1与曲线①相比,曲线②的K值较小,原因是            ;曲线③表明,在0~10天内,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湖泊4月中旬至7月初、8月至10月初的优势种分别是                    

3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两种藻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①计数前,可以用注射器反复抽取部分培养液冲击剩下的培养液,这是为了            

②某温度下单独培养微囊藻10天,科研人员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右图,则该培养温度是       

满分5 manfen5.com

4研究表明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类除了争夺资源和空间外,微囊藻还能分泌微囊藻毒素抑制颤藻的生长繁殖。请写出验证此结论的实验设计思路:                    2分

 

(1)微囊藻在利用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等资源时和颤藻存在竞争关系 先增加后减少 (2)微囊藻 颤藻 (3)①使藻细胞混合均匀,同时防止细胞结团,影响计数 ②25℃ (4)利用培养过微囊藻的培养液(去除微囊藻)补充营养素后培养颤藻,与完全培养液培养的颤藻进行比较 【解析】 (1)与曲线①相比,曲线②的K值较小,原因可能是微囊藻在利用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等资源时和颤藻存在竞争关系;曲线③表明,在0~10天内,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湖泊4月中旬至7月初温度在20-25℃左右,微囊藻是优势种;8月至10月初的温度为30℃左右,优势种是颤藻; (3)实验中每天定时对两种藻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①计数前,可以用注射器反复抽取部分培养液冲击剩下的培养液,目的是使藻细胞混合均匀,同时防止细胞结团,影响计数. ②根据血球计数板中的五点计算微囊藻的数量=(5+6+6+7+6)×5=150个,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的规格为1mm×1mm×0.1mm,因此种群数量为150÷0.1×10-3×10=15×106个,对照3个曲线图,培养温度是 25℃; (4)研究课题为微囊藻还能分泌微囊藻毒素抑制颤藻的生长繁殖,则自变量是微囊藻毒素的有无,因此验证此结论的实验设计思路:利用培养过微囊藻的培养液(去除微囊藻)补充营养素后培养颤藻,与完全培养液培养的颤藻进行比较.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间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以及种间关系的相关问题: 1、种群数量都呈现S型,分析影响K值不同的原因可从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方面分析;2、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血球计数板上取四个顶点加一个中点;3、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 (1)增长率= (2)增长速率= “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右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方法培育而成。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             

5除这种方法外,还可以用         方法获得抗病基因的小麦,其作用的原理是

 

查看答案

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在23℃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请分析并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浓度对切段的影响是           

(5)图2中,浓度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 A 的分泌活动,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有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 B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        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         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Ⅱ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 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        决定的、针对胰岛 B细胞的一种        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           免疫导致的。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2 个新育品种 P1、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 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                                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 与C5 结合生成             ,光照减弱时其含量会          

3由图可知,P1 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                ;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          

4栽培以后,P2 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查看答案

下图左是甲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图右是乙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乙细胞中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           填序号,光照条件下在甲细胞内能产生ATP的是                填序号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性主要与图中的       填序号细胞器的功能有关。

3若甲细胞是某植物的顶芽细胞,乙细胞为某动物的垂体细胞,则能分泌蛋白质类激素的是细胞       ,该细胞对应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充当                成分。

4若甲细胞代表烟草的叶肉细胞,乙细胞代表小鼠的脾细胞,科学家曾经将甲、乙细胞融合,衍生出杂种愈伤组织和完整“植株”,合成并产生了鼠免疫球蛋白相关肽链。在细胞融合前,对甲细胞进行的操作是            ,对实验小鼠需进行的操作是           ,鼠免疫球蛋白相关基因能在杂种植株中表达体现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