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

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或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丙分泌的C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之间通过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____病。

 

(1)感受器甲→4→下丘脑→5→丙 (2)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降低 (3)相互拮抗 (4)抗体1 自身免疫 【解析】(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要分泌产生,才能降低血糖,因此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甲→4→下丘脑→5→丙。 (2)血糖浓度升高时,作用于丙,因此丙是胰岛B细胞,D是丁产生的,血糖浓度低能作用于丁,因此丁为胰岛A细胞,因此D是胰高血糖素,丙分泌的C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得血糖降低。 (3)C和D之间作用相反,因此为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考点定位】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思路点拨: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麻茎秆的红色和绿色由A—a、B—b,R—r三对基因共同决定,三对基因与茎秆颜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基因型为A_B_rr的个体表现为红茎,其余则为绿茎。现有三组纯种亲本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组别

亲本组合

F1自交

F2

绿茎×红茎

红茎

绿茎红茎=13

绿茎×红茎

绿茎

绿茎红茎=133

绿茎×红茎

红茎

绿茎红茎=79

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__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甲组绿茎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或________。在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________。多选题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

D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

E.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查看答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图甲是在一定的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测得A、B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乙表示B植物在一昼夜内对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请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表明,________植物更适宜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

2当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时,A植物与B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量的比例是________。

3图乙中,B植物在7时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在________时有机物的积累总量最多,在________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4当S1、S2、S3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用数学表达式时,B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

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D.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该图能够反映生长素对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若将植物根置于太空中重力为零,则图中生长素的作用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

C对同一植株来说,如果是芽,则B最适浓度点左移

D.将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根向重力性生长,是因为根的远地侧和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分别为B和C

 

查看答案

若“P→Q”表示P一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完全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P表示某细胞产生CO2,Q表示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P表示遗传病,Q表示该个体含有致病基因

P表示某人的一个细胞含44+XX染色体,Q表示该个体为女性

P表示甲乙两个物种,Q表示甲乙间有生殖隔离

P表示群落演替,Q表示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改变

P表示人体长期营养不良,Q表示血浆渗透压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