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关于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B.在群落...

关于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 【解析】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可能形成森林,A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正确;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占优势,而不是取代,C错误;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D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群落演替的类型:1、原生演替(又称初生演替)。(1)定义: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过程(裸岩):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举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 (1)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2)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林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有   

满分5 manfen5.com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4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5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

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兴奋通过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方式称为神经调节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

C血糖浓度升高,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

D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查看答案

下图1为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拉尔夫·斯坦曼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卫兵”,能激活T细胞,并让白细胞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树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

B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存在大量的突起。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突起的形成是细胞增殖的结果

C神经细胞既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又具有分泌作用。如神经细胞通过分泌激素实现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

D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最初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并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