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甲组)不进行搅拌、...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会出现的异常结果是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A 【解析】 试题分析: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不进行搅拌,则含有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与细菌分开,进入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保温时间过长,则释放的子代噬菌体进入上清液中,使上清液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故A正确。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 【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误差分析 (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咐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查看答案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RNA是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

B曲线ab段下降是因为部分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力降低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查看答案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用DNA酶进行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B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C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D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满分5 manfen5.com

③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④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