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

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____________。

(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kg。

(5)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___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1)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 (2)无机环境→丁 甲→丙 (3)增加 (4)2125 (5)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一 【解析】 试题分析: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 (2)依题意和分析图1可知,丁为生产者,甲和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该图中还缺少无机环境→丁的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箭头,甲→丙的表示甲的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利用的箭头。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丙由第二、三营养级变为第二营养级,短期内同化的能量增多、个体数量增加,进一步导致戊的数量增加。 (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在甲→丁→戊这条食物链中,消耗甲10×3/4÷10%÷10%=750kg;在甲→丙→戊这条食物链中,消耗丙10×1/4÷10%=25kg。又因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在甲→丙→戊这条食物链中,丙消耗甲25×1/2÷10%=125kg,在甲→乙→丙→戊这条食物链中,丙消耗甲25×1/2÷10%÷10%=1250kg。综上分析,共需要消耗生产者750+125+1250=2125kg。 (5)在图3中,A表示桑树(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表示桑树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C表示净光合作用,是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B1+C1+D1表示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蚕沙(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蚕未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第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亲本

组合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黄色×黄色

紫色×紫色

白色×白色

F1

粒颜满分5 manfen5.com

紫色

紫色

黄色

黄色、白色

紫色、黄色、

白色

白色

(1)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______;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下图一。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上图二。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亲本中的______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未分离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

 

查看答案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满分5 manfen5.com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图中的细胞乙代表T淋巴细胞,则其分泌物是____________。

(5)上图充分说明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    移动。

(2)由图甲可知,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_mg。

(3)图乙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甲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乙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

 

查看答案

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A.①③⑤          B.④⑤

C.①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