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体细胞内...

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A.①③⑤          B.④⑤

C.①②④          D.①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一定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生成的,①正确;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缺乏实验结果的支撑,结果不一定正确,而假说-演绎法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②正确;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不一定会引起一场性状的改变,因为有些不在编码区,即使在编码区密码子具有兼并性性状不一定会改变,③错误;染真核细胞增殖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都要有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细胞质的分裂,④正确;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也有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的特殊情况,⑤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生物变异、细胞增殖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下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BC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EF段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

C.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D.FG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两个实验过程中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B.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 ,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插条的生根条数会发现,低浓度2 ,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 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查看答案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