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

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

C.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

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AD 【解析】 试题分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原因是S型细菌存在“转化因子”DNA,DNA进入到R型细菌中,并表达了S型细菌的遗传性状,原理是基因重组,A项正确;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或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项错误;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噬菌体的DNA侵入细菌内,因此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侵入细菌内,离心后放射性上清液中,C项错误;若用无放射性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仍然存在于细菌体内,即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D项正确。故选AD。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所示的四个家系,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5

 

查看答案

图中的甲、乙、丙、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对此图描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查看答案

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满分5 manfen5.com

A.27,7         B.16,9           C.27,9          D.16,7

 

查看答案

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其相应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09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