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B 【解析】 在众目睽睽之下能够遵守法律,但是不在众目睽睽之下却又随本性驱动行事,而不再自觉的遵守法律,这是因为道德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所造成的,其实也就是变相的抨击智者学派们片面的强调人性而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其他几个选项是不能完整体现材料的主旨的,ACD不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科学之含义的是

A.“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查看答案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 墨家

B. 纵横家

C. 法家

D. 农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1)材料一中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其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3)材料三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各举一例说明其在“交通运输工具”及“电信工具”方面的成就。

4)分别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

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政治前提。

材料三:  190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

3)据材料三,指出动力方面的发明和应用成果各一例,这次世博会展品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

 

查看答案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表现。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3)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上述三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