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史学家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着眼于“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

清代史学家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着眼于“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时人评其“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也”。据此推断,《廿二史札记》体现的思想倾向主要是

A.“天人感应” B.“经世致用” C.“格物致知” D.“中体西用”

 

B 【解析】 由材料“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以得出,《廿二史札记》关心时政,注重实用,故B正确;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思想,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与材料无关,故C不正确;中体西用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书记载:乾隆年间,“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材料反映出清代前期制瓷业

①生产工艺具有地域特色  ②商业资本影响生产过程

③受到西方制瓷技术影响  ④不受政府闭关政策限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明末思想家陈确认为“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向无人欲,则亦并无天理之可言矣。”陈确的看法

A.继承发展了程朱理学 B.否认了天理的存在

C.属于朴素的唯物思想 D.具有个性解放色彩

 

查看答案

《元史·百官志》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综合材料判断,“都省”应指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内阁

 

查看答案

某学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年代
 

农业税
 

非农业税
 

997
 

2 408.1
 

1 567.7
 

1021
 

2 641.2
 

3 874.0
 

1077
 

2 021.3
 

5 117.2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政策松动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苏轼指责王安石推行的某项法令使得“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一法令是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