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某生在读书笔记中整...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某生在读书笔记中整理出下列要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大融合”

B.“佛教、道教兴盛:儒学面临挑战”

C.“三省制、均田制:隋唐制度的渊源”

D.“王羲之、顾恺之:北方文化兴盛的代表”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是山东临沂人,画家顾恺之是江苏无锡人,故不是北方文化的代表人物,故D表述不符合题意;ABC均是对魏晋时期的正确表述,与题意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代《盐铁论》对官营手工业有如下描述:“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刚柔和,器用便。”材料表明汉代官营手工业

①由政府设官管理指导  ②自由劳动力来源充足

③资金雄厚,技艺先进  ④不计成本,缺乏竞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西周时,“千耦其耘”“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影响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B.租佃经营方式盛行

C.水利灌溉工程的大量兴修 D.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查看答案

“□□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会贯通了。”“汉武以后学术思想虽统于一尊,儒家成为了百家的总汇,而□□实开其先河。材料中的空缺处应该填写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古希腊海外殖民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