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周时,“千耦其耘”“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

西周时,“千耦其耘”“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影响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B.租佃经营方式盛行

C.水利灌溉工程的大量兴修 D.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就其制度原因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A属于生产力因素,与题干制度因素不符,排除;战国时期租佃制尚不流行,故B不正确;水利工程不属于制度因素,故C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会贯通了。”“汉武以后学术思想虽统于一尊,儒家成为了百家的总汇,而□□实开其先河。材料中的空缺处应该填写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古希腊海外殖民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查看答案

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