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 ( )

A.民主革命第一枪 B.谁再想做皇帝,都做不成了

C.自由尽是新风尚 D.世界风暴新源泉

 

D 【解析】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辛亥革命,应该把它放在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中去分析,作为被压迫地区的中国,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世界风暴新源泉最贴切。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2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

A.拥护三民主义 B.主张维新变法

C.赞成民主共和 D.倾向民主革命

 

查看答案

《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 支持中国革命

B. 反对中国革命

C. 舆论导向谨慎

D. 认清了起义前景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竟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二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具有片面性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国民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成效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查看答案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

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