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

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B.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C.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D.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C 【解析】 本题要求选错误选项。赫鲁晓夫在东部大规模垦荒,破坏了生态环境。故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赫鲁晓夫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故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理论上的突破。故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国内交通建设的落后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查看答案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B.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查看答案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结论,较为符合该政策实际的一项是

A.基本否定,主要分析政策的目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错误的

B.基本肯定,主要着眼政策的作用,集中全国力量保障军事胜利,保卫了革命果实

C.喜忧参半,主要进行辩证的评价,该政策本身就带有促进与阻碍的双重效果

D.先好后坏,主要使用发展的观点,该政策初期适应战争需要,后期造成严重后果

 

查看答案

1992年1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纪实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下面有关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谈话”是在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出现的

B.“南方谈话”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发表的

C.“风”是指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春”的寓意是“南方谈话”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奠定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

1《论十大关系》        2《论人民民主专政》

3《新民主主义论》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12 B.14 C.23 D.2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