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结论,较为符合该政策实际的一项是 A....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结论,较为符合该政策实际的一项是

A.基本否定,主要分析政策的目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错误的

B.基本肯定,主要着眼政策的作用,集中全国力量保障军事胜利,保卫了革命果实

C.喜忧参半,主要进行辩证的评价,该政策本身就带有促进与阻碍的双重效果

D.先好后坏,主要使用发展的观点,该政策初期适应战争需要,后期造成严重后果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时期集中了全国力量保证了均是上的胜利,因此有积极的一面,但内战结束后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故D的评价较为客观,故D正确;AB均比较片面,没有坚持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政策后期出现失误,不是政策本身的结果,而是苏俄共产党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导致的,故C说法不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2年1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纪实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下面有关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谈话”是在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出现的

B.“南方谈话”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发表的

C.“风”是指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春”的寓意是“南方谈话”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奠定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

1《论十大关系》        2《论人民民主专政》

3《新民主主义论》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12 B.14 C.23 D.24

 

查看答案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查看答案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查看答案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