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此人可能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B 【解析】 试题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很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静胜躁,寒胜热,其实都是矛盾(阴阳)双方互为转化的规律,运用这一辨证原理去治理国家,其具体措施就是用“清静”二字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这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思想,因此选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倡善治应顺应自然

 

查看答案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冷战”很快爆发,随之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区。美国从对苏遇制的全球战略出发,奉行大西洋联盟政策,试图联合西欧国家共同過制苏联。二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列强,使它们在战后沦落为二流或三流的国家,其生存受到苏联的“威胁”。……这样,西欧对美国的安全需求与美国联歐制苏的需要相结合,就使得共同反苏成为美欧利益的交汇点。美国凭借其实力地位充当联盟的盟主,而弱小的西欧国家则在联盟内扮演从属性的“小伙伴”角色。

——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一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上升。反恐战争发动以来,双方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发展……美欧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但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美欧矛盾还将继续上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欧联盟和双方以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摘编自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欧联合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保护”西欧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的标志性事件。

(3)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18世纪晚期,美国获得独立,确立了联邦制与共和政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初移居美国的主要是不满意英国君主统治和宗教迫害的追求民主、自由的激进分子,他们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建立专制政权。这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广泛的社会基础。当然,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毕竟是受英国君主统治的,它不可能完全脱离英国和欧洲的影响。美国人根据自己的国情所创立的民主制度虽然不同于英国,但也包含许多英国民主的因素,是英国宪政体制在北美的延伸。英裔美国人以社会契约和天赋人权相号召,鼓吹革命和独立,背离英国的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材料二  联邦的好处在于“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联邦的精神是“自由与力量的统一”。……总统运用否决权制约国会,运用任命法官权制约联邦法院;国会运用批准制约总统任命的官员、设置的机构、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所需要的经费预算,运用同样的权力制约对联邦法官的任命;最高法院运用司法审查权制约总统的行政法令和国会立法,如认为违宪就宣布无效。

材料三  美国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使美国长期保持了稳定的政局,到19世纪末,美国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美国是个很富有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贫民的生存权、居住权都无法得到保障,根本谈不上更高意义上的民主权利;美国民主制度粗暴地剥夺了有色人种的民主、自由。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国安《简述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确立的标志。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3)据材料三,简要评价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央要想叫全党及工人阶级农民都自己来限制阶级的要求,对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地主不用革命的斗争方法,更叫本党所领导的革命的农民往后退。中央想尽方法限制工人的经济斗争,便永世也说不到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

材料二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三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

(2)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及其主要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事件”的名称及其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查看答案

我国选官制度历经了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桓灵时代童谣》

材料二  随着隋唐社会的统一,改革选士制度,确立新的选官制,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它对于巩固封建王朝的集权政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要求参政的愿望强烈,要求改变重视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此外,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机构的不断扩大,急需选拔人才来充实官僚队伍。

——摘编自王丽君《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及其起源标志探究》

材料三  宋朝每次录取总数有二三百人之多,要比唐朝多十倍有余。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在宋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王安石上台,于是将诗赋改为“经义”,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为防止科场的种种弊端,许多前所未有的制度规定被制定出来。比如,考官的亲属回避,考试期间考场封闭,巡查监考,考卷的密封,为防止辨认笔迹而集中誊录等等。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名称及其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度确立的背景。

(3)据材料三,归纳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发展历程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