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世纪晚期,美国获得独立,确立了联邦制与共和政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初...

18世纪晚期,美国获得独立,确立了联邦制与共和政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初移居美国的主要是不满意英国君主统治和宗教迫害的追求民主、自由的激进分子,他们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建立专制政权。这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广泛的社会基础。当然,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毕竟是受英国君主统治的,它不可能完全脱离英国和欧洲的影响。美国人根据自己的国情所创立的民主制度虽然不同于英国,但也包含许多英国民主的因素,是英国宪政体制在北美的延伸。英裔美国人以社会契约和天赋人权相号召,鼓吹革命和独立,背离英国的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材料二  联邦的好处在于“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联邦的精神是“自由与力量的统一”。……总统运用否决权制约国会,运用任命法官权制约联邦法院;国会运用批准制约总统任命的官员、设置的机构、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所需要的经费预算,运用同样的权力制约对联邦法官的任命;最高法院运用司法审查权制约总统的行政法令和国会立法,如认为违宪就宣布无效。

材料三  美国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使美国长期保持了稳定的政局,到19世纪末,美国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美国是个很富有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贫民的生存权、居住权都无法得到保障,根本谈不上更高意义上的民主权利;美国民主制度粗暴地剥夺了有色人种的民主、自由。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国安《简述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确立的标志。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3)据材料三,简要评价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1)背景:社会基础广泛;英国宪政体制的影响;启蒙思想的影响。 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2)主要内容: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原则。 (3)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贫富悬殊过大,穷人没有民主权利;种族歧视严重。 【解析】 (1)背景:根据“这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出社会基础广泛;根据“包含许多英国民主的因素,是英国宪政体制在北美的延伸”得出英国宪政体制的影响;根据“英裔美国人以社会契约和天赋人权相号召,鼓吹革命和独立”得出启蒙思想的影响。 标志: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 (2)主要内容:根据“联邦的好处”得出联邦制;根据“总统运用否决权制约国会,运用任命法官权制约联邦法院;……最高法院运用司法审查权制约总统的行政法令和国会立法,如认为违宪就宣布无效”得出民主共和政体。 特点:根据“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根据“总统运用否决权制约国会,运用任命法官权制约联邦法院;……最高法院运用司法审查权制约总统的行政法令和国会立法”得出体现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原则。 (3)评价:根据“使美国长期保持了稳定的政局”得出有利于社会稳定;根据“美国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得出促进了经济发展;根据“美国是个很富有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根本谈不上更高意义上的民主权利”得出贫富悬殊过大,穷人没有民主权利;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粗暴地剥夺了有色人种的民主、自由”得出种族歧视严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央要想叫全党及工人阶级农民都自己来限制阶级的要求,对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地主不用革命的斗争方法,更叫本党所领导的革命的农民往后退。中央想尽方法限制工人的经济斗争,便永世也说不到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

材料二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三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

(2)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及其主要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事件”的名称及其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查看答案

我国选官制度历经了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桓灵时代童谣》

材料二  随着隋唐社会的统一,改革选士制度,确立新的选官制,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它对于巩固封建王朝的集权政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要求参政的愿望强烈,要求改变重视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此外,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机构的不断扩大,急需选拔人才来充实官僚队伍。

——摘编自王丽君《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及其起源标志探究》

材料三  宋朝每次录取总数有二三百人之多,要比唐朝多十倍有余。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在宋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王安石上台,于是将诗赋改为“经义”,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为防止科场的种种弊端,许多前所未有的制度规定被制定出来。比如,考官的亲属回避,考试期间考场封闭,巡查监考,考卷的密封,为防止辨认笔迹而集中誊录等等。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名称及其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度确立的背景。

(3)据材料三,归纳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发展历程的认识。

 

查看答案

“德法之间的国恨家仇,反而使舒曼独具政治远见……欧洲靠什么驱散战争阴云?舒曼的答案是靠联合,从经济开始。1950年5月9日发表的《舒曼宣言》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以为欧洲联邦奠定基础。”这表明

A.《舒曼宣言》标志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B.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彻底化解

C.对战争的反思激起欧洲人统一愿望

D.欧共体的成立终结了美苏两极格局

 

查看答案

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住在东柏林的母亲希尔维亚带着4岁的女儿到西柏林看望父母。她万万没想到,第二天醒来后,一道墙从此分开了他们的家庭。希尔维亚经常带着女儿来到墙边看望上班路上的爸爸。孩子远远地向过路的男人大声喊:“你好,爸爸。”这说明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德国开始分裂

C.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D.冷战影响个人命运

 

查看答案

“1917年初,俄国革命时机已经成熟……2月27日,圣彼得堡武装起义胜利。沙皇失去了军部、官僚和资本家的支持。3月2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这次革命”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B.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了现实

C.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D.使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