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五年,太祖下诏分割宰相、枢密使的候对殿庐,次年六...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五年,太祖下诏分割宰相、枢密使的候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这里的“太祖”指的是

A. 宋太祖

B. 元太祖

C. 明太祖

D. 清太祖

 

A 【解析】 从材料“下诏分割宰相”“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以分其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因此材料中的“太祖”是指宋太祖,故A项正确;元朝只设中书省,故B项排除;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故C项排除;清朝已经没有宰相,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诗体现了唐代的文学特色,其中“诗圣”的诗歌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A. 句式灵活,奠定文学的现实传统

B. 活泼清新,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

C. 重视个性,关注市民的生活趣味

D. 针砭时弊,体现深沉的忧患意识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是

A. 宗法分封

B. 权力制衡

C. 分工协作

D. 君主集权

 

查看答案

东汉后期,民间流传着有关察举制的歌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反映当时

A.察举制正在向科举制转变 B.察举的对象转向贫寒人家

C.察举制严重不实、选拔腐败 D.察举的对象大多德才兼备

 

查看答案

以地方行政组织为线,史学家吕思勉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A. 神权与王权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C.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查看答案

《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

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