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汉...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废丞相,设内阁以备皇帝顾问。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诸卿

 

查看答案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经撰写《封建论》一文,柳宗元的文章所指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对全球化政治内涵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曾归纳为3个宽泛流派:极端全球主义者、怀疑论者和变革论者。在极端全球主义者看来,当代全球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其中各个民族日益服从于全球市场的约束,意味着人类行为框架的根本性重组,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其突出特征是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和全球公民社会;怀疑论者则认为,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神话,全球化掩盖了国际经济不断分裂为三个主要的地区集团、国家政府依然强大的现实,认为全球化不过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和区域化,国际化依靠国家的默许和支持,甚至认为与19世纪90年代相比,世界的相互依赖程度更低;对变革论者而言,全球化的当代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的国家和社会正在经历一个深刻的变革过程,它们努力适应着这个相互联系更紧密、但又非常不确定的世界——其中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不再有清晰的区分,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的历史进程,既有全球整合的一面,也有分裂的一面,并相信全球化改变着国家权力和世界政治。

——房乐宪《全球化的多维政治内涵及思考》

评材料中关于政治全球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摘自《中华文化史》(上)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

——摘自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

(1)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两个时期“改变组织方式”分别是指什么?说明后一种“改变组织方式”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西方国家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

——尼尔·弗格森《文明》

(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三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

材料四  1978-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

——2009国家统计局报告

(4)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哪些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