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我国建国初期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 (单位:%) 年份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公...

下表是我国建国初期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 (单位:%)

年份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

经济

个体

经济

1952年

1

1.5

0.7

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据此可知

A.私有制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新民主义经济形态得以延续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到1956年中国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例的92.9%,这主要和三大改造完成有关,标志着生产资料性质发生改变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D选项符合题意;私有制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A选项说法错误;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为一五计划服务的,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但是尚未实现工业化的目标,B选项排除;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材料体现的是公有制经济一家独大,C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表明当时

A.封建旧势力严重阻碍了革命工作 B.中共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方法

C.中共在农村积极地开展土地改革 D.破除封建迷信是革命的首要目标

 

查看答案

1946年3月,美国记者描述延安:“党的干部……感到在人民家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无忧无虑。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带来

A.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中苏将迅速建立同盟关系

C.中国未来政治走向发生变化 D.国民党对红军实行“围剿”

 

查看答案

193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则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 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D.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作准备

 

查看答案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要求“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史实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将历史学科的教育放在首位 B.适应了西方列强侵略要求

C.明确了中学教育的法律地位 D.关注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

时间

数量

项目

 

1861-1894

 

1895-1898

 

房产、地产纠纷

19

3

文化、习俗冲突

13

3

口角细故

7

0

干涉词讼

2

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

0

11

其他

5

2

 

促成表中教案不同类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A.中国军民的团结对敌 B.中西文化观念巨大反差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