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6年3月,美国记者描述延安:“党的干部……感到在人民家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1946年3月,美国记者描述延安:“党的干部……感到在人民家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无忧无虑。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带来

A.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中苏将迅速建立同盟关系

C.中国未来政治走向发生变化 D.国民党对红军实行“围剿”

 

C 【解析】 材料“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体现的是共产党对民众的重视,这也预测了在将来国共内战中共产党必将赢得民众的支持,C选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的美国的对华的政策是“扶蒋反共”,A选项排除;中苏建立同盟关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B选项排除;国民党对红军实行“围剿”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则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 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D.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作准备

 

查看答案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要求“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史实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将历史学科的教育放在首位 B.适应了西方列强侵略要求

C.明确了中学教育的法律地位 D.关注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

时间

数量

项目

 

1861-1894

 

1895-1898

 

房产、地产纠纷

19

3

文化、习俗冲突

13

3

口角细故

7

0

干涉词讼

2

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

0

11

其他

5

2

 

促成表中教案不同类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A.中国军民的团结对敌 B.中西文化观念巨大反差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该学者观点

A.真实揭示了澳门政治地位变化 B.基于澳门在远东贸易地位的变化

C.号召澳门人民起来抗击侵略者 D.为侵略者侵占澳门寻找现实依据

 

查看答案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B.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驰

C.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D.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