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其次是齐、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

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其次是齐、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楚齐赵三地的农耕经济领先关中 B.各地对秦文化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

C.东方六国推行郡县制的时间不一 D.秦朝在各地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B 【解析】 根据材料显示,各地的反秦斗争的激烈程度存在着地域差异,关中秦地完全没有反秦暴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各地对秦朝实行的政治、经济等政策的接受程度不同,对秦的文化认同存在差异相关,B项符合题意;楚齐赵三地的农耕经济领先关中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东方六国推行郡县制的先后,与反秦斗争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秦朝在各地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闵、子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然而《春秋》对此书以“薨”,或书以“卒”。这种表述体现了

A.孔子的价值评判

B.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C.《春秋》旨在叙事

D.历史评价的公正性

 

查看答案

商代青铜礼器的装饰花纹充满了神秘性、幻想性和威慑性;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几何形花纹,追求典雅、朴素的美。这一变化反映出

A.周代青铜制造技艺已开始衰退 B.青铜器的功用发生了重大改变

C.观念形态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 D.父子相袭的工官制度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对本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 ,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他还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第544条 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

第545条 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第1101条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它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法国《民法典》

(材料四)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开始更多地采用了机器生产。到 1812年,国内已有200多家机械纺纱厂。1811年,工业生产总额比1789年提高50%。在农村由于消除了封建关系,农业发展也很快。……城市的资本又纷纷向农业渗透,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1)概括材料一中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据材料一二,归纳唐太宗的执政措施。

(2)材料三主要体现了哪两项法律原则?据材料三四,概括拿破仑帝国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材料三: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鸟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日:“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安西都护府遗址——交河故城

材料二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康熙帝为曲阜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所持的理念及两种主要方式,简要分析其效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的理由以及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并简述康熙帝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