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 【解析】 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本题应选D项;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论“中体西用”》中说,“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因此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觉察到桎梏与荆棘,寝寝乎要以“西体”为法,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作者意在说明

A. 戊戌维新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

B.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

C. 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历程障碍重重

D. “体用”言论为引进“西体”开路

 

查看答案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查看答案

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末清初对李贽评价更可信性

B.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D.不同的评价都源自于其时代价值观念

 

查看答案

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据此可知,朱熹

A.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B.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 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