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A 【解析】 根据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皇帝和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中央对地方上的垂直管理建立起来,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官僚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官僚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域、管理地方的手段,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社会等级森严

D.音乐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的实践基础构成科学与人文相互贯通的契合点。马克思曾深刻揭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自然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科学从一开始就与人性相关联,与人文拥有共同的人类实践基础,“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在科技与人文的有机互动中,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实践活动不断向前推进,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一方面,科技创新为人文精神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和现实支撑,使人文精神的现实展开与不断升华成为可能;另一方而,人文精神对科技创新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摘自刘冠君《科技创新的人文精神要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就“人文与科技”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4年,自称是“达尔文的斗犬”的赫胥黎发表了《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这引起了留学英国的严复的共鸣,因而决定翻译此书。但严复并没有对原书照搬直译,而是根据需要选译了其中一部分,内容有增减,有改造,且多有“按语”形式的借题发挥。书中他经常引用斯宾寡、达尔文的理论批驳赫胥黎。他赞同赫胥黎关于人不能被动地接受自然进化、而应当自我持存、积极进取的主张,又不同意赫氏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为两截的观点;他同意斯宾塞所认为的自然进化是适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又不接受斯氏把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视为理所当然的强权逻辑。他抱着“唯我所需”的态度,在不同的观点中进行选择、提炼,宣扬的是“适者生存”的绝对性和“与天争胜”的必要性。民族的自决自教、奋发图强,是《天演论》所演绎的主旋律。

在骨子里,严复是一个在传统中寻找未来的“国学家”,对民族文化情怀独钟,他处处颇费心机地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西学的对应物。他认为,能量不灭定律通于《易学》的“自强不息”说;斯宾塞的社会改革措施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他把“进化论”翻译为“天演论”,也是传统“万物一体”的天道自然观和社会人生观的体现。

——摘编自《严复与《天演论》(光明日报2009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西方关于进化论的观点,并简要归纳严复对其的基本立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出版《天演论》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严复对赫胥黎著作的“改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继承者自居,要重续先秦的“道统”,开宋代“新儒学”之先河。宋代士大夫对国家社会使命感强烈,形成了“以天下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群体自觉。二程推崇《大学》一书,强调格致诚正修齐等个人道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南宋朱熹则撰述《四书集主》,强烈表达希望以道德提升政治的看法。北宋范仲淹、王安石两次变法显示了宋代士人的士气高昂。但南宋权臣排除异已,使士大夫们开始从社会改革的方向寻求出路,如朱熹提倡成立社仓赈济贫困的农民,以乡约维系宗族邻里的秩序,并在书院倡导学问,即是另一种追求经世思想的体现。

——摘编自三民书局《高中历史》

材料二  1919年12月,胡适高屋建瓴地将整理国故与“研究问题、输入学理”一并当作“再造文明”的手段,视为新思潮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而将其纳入到新文化发展战略中来,并予以重要的位置。他不仅对整理国故的意义、原则及方法等作了深入的阐释,并在《红楼梦》等小说考证、白话文学史、古代思想家以及禅宗史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开风气之先的业绩。

1920年,从一战后的欧洲旅行归来的梁启超出版《欧游心影录》,他希望“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然后,“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梁启超全力投入到整理国故的学术建设中去,出版了《儒家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陶渊明》等著作,仅两年间连续讲演中国文化学术,在200次以上。

——摘编自秦弓《“整理国故”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新儒学”的新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变化,并分析“整理国故”运动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和民国时期在思想创新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异同。

 

查看答案

1991年,中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学习,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初高中分别毕业于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指示,上海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反映出朱镕基当时

A.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B.纠结姓“资”姓“社”区别

C.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对苏联解体后的问题思考深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