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刘炫,隋著名经学家。他曾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置令而已。其馀具僚则...

刘炫,隋著名经学家。他曾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置令而已。其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 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可知,地方官员的任命考核皆由中央掌管,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故应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 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 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D.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查看答案

《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蜡。遇粤之荔支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西人,暴其惨酷。”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了敌意

B. 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C. 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

D. 农民阶级完全认清了基督教的反动本质

 

查看答案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查看答案

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 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 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 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 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查看答案

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C.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D.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