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蜡。遇粤之荔支...

《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蜡。遇粤之荔支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西人,暴其惨酷。”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了敌意

B. 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C. 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

D. 农民阶级完全认清了基督教的反动本质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遇粤之荔枝干……”等关键信息可知,本题考查的义和团运动不能正确的区分外来文化和近代文明,这也说明了农民阶级不能认清基督教的反动本质,但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所以答案选A,排除B、D。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查看答案

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 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 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 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 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查看答案

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C.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D.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查看答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它指哪本著作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资政新篇》

C. 《南京条约》

D. 《天朝田亩制度》

 

查看答案

近代某一科举考试中曾出现这样的考题:“真神独一皇上帝”、“天父下凡事因谁?耶稣舍命待何为?”据此推测,这一考试应出现在

A. 太平天国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义和团运动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