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代民间一直盛行“求雨”“止雨”等活动,即以“动阳以起阳”“动阴以起阴”的“物类...

汉代民间一直盛行“求雨”“止雨”等活动,即以“动阳以起阳”“动阴以起阴”的“物类相召”为理论,设计一套求雨、止雨的方法和礼仪。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A. “天人感应”思想

B. “天人合一”思想

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D. 求雨迷信活动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即天和人相通,相互感应;而“天人合一”指人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因此材料中民间设计“求雨”“止雨”的方法和礼仪反映了当时人们想通过这些活动让上天感受到他们的需求,这显然体现的是“天人感应”思想,故排除BC, 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体现求雨是迷信活动,而是强调“天人感应”思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查看答案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儒家学说只适用于封建王朝的上升时期

D. 全面继承董仲舒的新儒学

 

查看答案

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与下列哪些思想家的观点相似

A. 韩非子董仲舒

B. 韩非子孟子

C. 老子董仲舒

D. 荀子庄子

 

查看答案

(题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查看答案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要求提出观点,用史实来证明观点,并且论述清晰合理,结构组织得当。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