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 (3)周恩来于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求同存异”方针。 (4)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方针具体灵活地贯彻了此原则。 【解析】 试题(1)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抓住“印度”“和平共处”等关键词,不难发现“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要求熟记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中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可知,它解决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相处问题。 (3)由材料三中的“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可知这一方针是“求同存异”方针,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 (4)实际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动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这表明新中国

A. 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 基本上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C. 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 已经和美国改善关系

 

查看答案

1954年4月24日,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都刊登了来自日内瓦的电讯报道,他们这样描述到达该城市的中国代表团:“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这位率领者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查看答案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告中的会议

A.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 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 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 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 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

C. 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查看答案

1949年4月23日,除苏联原驻华大使罗申跟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外,美国原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及其他国家原驻华大使均留在南京,等待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中国对上述现象的态度是

A. 对苏联举动表示严重不满

B. 希望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 把各国大使视作普通侨民

D. 决定实行“一边倒”方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