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年份...

(题文)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 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 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

C. 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A 【解析】 试题从图表可知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很少,说明新中国外交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故A项正确;新中国建立第一年与10国建交,可知美国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没有实现,故B项错误;从图表可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很少,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提出,与题中1949-1953年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4月23日,除苏联原驻华大使罗申跟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外,美国原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及其他国家原驻华大使均留在南京,等待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中国对上述现象的态度是

A. 对苏联举动表示严重不满

B. 希望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 把各国大使视作普通侨民

D. 决定实行“一边倒”方针

 

查看答案

1955年4月24日,亚非会议胜利闭幕。当时的国际舆论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代表团

A.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C. 完全同意与会国家代表提出的建议

D. 同意和亚非国家结盟,共同反帝、反殖、反霸

 

查看答案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

A. 就朝鲜南北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 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C. 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 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查看答案

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A. 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

B. 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中国与西方国家广泛建交

D.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查看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 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 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提出的

C. 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