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 )

A. 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人俗 D.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解析】 董仲舒的核心观点是认为民性天生就是善的,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天意设立帝王引导人民向善,这又蕴含了君权天授的思想,故选A;BC是荀子的观点,排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要用思想上的大一统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这一思想应为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查看答案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何则。”作者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A. 尊儒抑法

B. 抑儒尚法

C. 抑儒抑法

D. 尊儒尚法

 

查看答案

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A. “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

B. “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

C. “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

D. “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

 

查看答案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刑、德并用

C. 小国寡民

D. 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题文)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