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太祖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又规定: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

明太祖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又规定: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反映了明朝

A. 出现宦官专权    B. 皇帝的行政负担减轻

C. 政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D. 中央集权的强化

 

D 【解析】 明太祖未设置内阁,故A项错误;限制内府和六部,只会增加皇帝的行政负担,故B项错误;内府和六部本无矛盾,明太祖的制度设计让其互相牵制,才滋生了矛盾,而不是“协调”,故C项错误;从限制内府,到利用内府牵制六部,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六部的监察,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

A. 执行诏令    B. 审核政令    C. 协理奏章    D. 决策军务

 

查看答案

(题文)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汉代设中朝

B. 唐代设三省

C. 宋代设副相

D. 明代废丞相

 

查看答案

《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 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 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 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 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查看答案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 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 财政权

 

查看答案

(题文)唐朝政府一切最高命令,叫做“敕”,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不拟敕,而由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由此可推断中书省的职能是

A. 审核决策

B. 拟撰诏书

C. 执行决策

D. 监督审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