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

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A. 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 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 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D 【解析】 唐代没有形成理学思想,故A错误;三段材料都未反映民本思想,故B错误;宋元时期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故“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说法错误,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二程和朱熹对颜子地位的论述到元代被官方确认,说明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故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

A. 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

B. 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 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 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查看答案

宋明理学的传统里,程朱理学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陆王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的知行观。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宋明理学存在致命缺陷

B. 明末清初对知行关系有了定论

C. 儒学的哲学化倾向明显

D. 儒学知行关系理论的不断深入

 

查看答案

唐代中期后,儒学中出现了一批“异儒”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对该史料的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说明在唐代儒学主流地位严重动摇

B. 说明在唐代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说明在唐代儒学的发展趋向平民化

D. 说明在唐代儒学信仰有待于重构

 

查看答案

南宋孝宗年间,左相陈俊卿向孝宗皇帝上奏,直言其“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此举

A. 体现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B. 履行了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 意在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

D. 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